MADNESS AND MODERNISM BY LOUIS A. SASS 4ST讀書會紀錄(紀錄:彥汝/編輯:豪均)

 

2022春季不出聲不說話不讀書不出現也行讀書:Madness and modernism by Louis A. Sass 3ST讀書會紀錄(紀錄:彥汝/編輯:豪均)

4st. Chap1:Introduction; Chap 2: The Truth-Taking Stare; Chap3:The Separated Self  

202207 1930-2130/google meet/ 導讀人:德宜Chap1; 彥汝Chap2; 沈庭 Chap3

(因為豪均睡過頭,下次再進行導讀chap11)

 Chap 1和Chap2:The Truth-Taking Stare 綜合討論

     精神分裂症的「疑慮」

     疑慮=震慄(不真實感、孤存感、破碎化)+意幻感受

     不真實感:世界失去實感、東西都變成道具

     孤存感:物體只剩下存在而失去有其他意義

     破碎化:整體的四分五裂

 →「震慄」的一個面向:會讓文字和概念失去掌握有意義經驗的能力,也就是語言和世界脫離原有的「符號-指稱關係」(symbol-referent relationship)

     意幻感受(apophany):每個細節和每件事件都會多出一種折磨人的鮮明性、特殊性和古怪性,但它們的確實意義又總是在一指尖之外,抗拒任何把它們抓住或具體化的企圖。 當事人會覺得沒有任何出現的物體或發生的事件是出於偶然,往往饒有深意。

     Q:感覺跟解離很像?
A:他講得比較像是delusional emotion、delusional atmosphere,比較像是前驅期的感受,解離還是比較是主觀的經驗,但臨床上看到的是他好像是不關他的事情、不會想要去理解,完全沒有額外的情緒。
可能他在談解離是比較neurosis而不是psychosis,使用的脈絡可能比較是Conrad的理論(補充於下)?比較像是臨床上有一套共同的語言彼此可以互相去溝通,用什麼詞彙就代表自身的理論學派


1.震顫階段(Trema):感覺到有重要的事情即將要發生,注意力開始集中於一些不相關的訊息刺激、想法與關連性上,令個人感到無法預測而困擾。動機-情緒狀態開始改變,於是開始感受到威脅感、不安或害怕,但個體不會將這些改變歸因於自己,而傾向於外化、編織故事以理解世界。

2.幻想性錯覺(Apophenia):具體真實經驗會被切割並出現非比尋常的連結與歸因,妄想內容開始具體化,之前的混亂、緊張與疑慮降低。這階段的妄想有時前後邏輯尚連貫,很難分辨真假。此階段開始,可能出現思想被插入、被監控、思想被廣播、幻聽。

3.妄想性錯置(Anastrophe): 妄想與現實世界明顯出現斷裂,個體深信置身於特定妄想世界觀裡,實際經驗與得出的結論出現自相矛盾/私有邏輯。

4.妄想穩固(Consolidation): 內在世界觀已經完成、妄想已自成一個體系。心理設定完成,並依照此種信念體系產生新的意義。此階段時較難因為訊息而有彈性調整的空間,所有客觀證據被吸納進妄想體系。

5.殘餘(Residual): 妄想最終自我封閉狀態,幾乎無法有彈性調整的空間、無法撼動其認知信念,內在價值觀已深入各生活層面,與外在現實交互作用到一個穩定階段。

 

     病態式地把自己鎖在病人角色中,某些是非對錯或道德想法跟他身為病人的狀態是緊接在一起的,導致家人都很痛苦,這一塊跟他怎樣看待自身的疾病又有相關,又是很長期的事情,不太確定發生什麼事情,覺得生活上發生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外化成別人的錯,我們覺得是理由,但對他來說就是他的真實受到一些限制害他不能幹嘛,他描述這些狀況的時候好像都是和發生的經驗和自身是逸離的狀態有關?

     傳統的詮釋

     選擇性注意力的缺失:無法把不相干的感官輸入排除在知覺外,呈現一種自我和外在世界的無分化狀態。但無法解釋「疑慮」的詭異性、目不轉睛性、意義深長敢和靜態感,也無法解釋過度意向性感覺(焦慮的注意力定向性)

     完形知覺能力的不足:破碎化是完形知覺能力不足的結果,意幻感受主要是病人把注意力放在脫離了原有脈絡的知覺碎片所導致(不解釋不真實感和孤存感)

     詭異:那一類會把我們帶回到某種我們很久以前便知道,一度非常熟悉的可怕經驗(幼年的、被壓抑的創傷性記憶)

     現代主義中的「反領悟」(anti-epiphany)

     奧地利作家霍夫曼斯塔爾

     受到「近乎是無」的東西攻擊,不真實感

     很像中文字一直看看到後來會反而不認得他,沒來由地發現熟悉的東西不認識他了

     領悟源自於聖經故事,耶穌復活那天大家都認為他已經死掉了,但有兩個人走在路上有個人在跟他們講解聖經,那個講解聖經的人走掉之後,那兩個人才發現剛剛那個就是他們熟知的耶穌

     「不言而喻的暗示」:妄想的形成

     未來主義者、超現實主義者和現代主義者的凝望

     知覺者是如何傢俱或削弱知覺經驗的激烈變化,甚至把他們自己招來?伴髓覺經驗激烈改變而來的,是什麼樣的存在立場或方向?知覺者的態度或立場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響知覺經驗?知覺者在多大程度上是那些讓人不安的知覺突變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受害者?

     法國超現實主義者和俄國形式主義者,追求一種非常類似「疑慮」的狀態,因此他們的美學技術可以對「疑慮」提供洞見                          

      隨著廿世紀的推移,摧毀錢多斯溝通和藝術表達能力的同一種知覺扭曲卻慢慢被看成非常有吸引力,甚至被認為可以啟發新的藝術靈感和風格原則

藝術家是主動去追求這種狀態?但病患不是?

     被尋求的經驗類型都會包含一定程度離開於習慣性行為模式的被動性和抽離性,連帶帶來意識自覺性的加劇

     意識會滑離開它原有的情緒、實用和社會關注,變成一個純粹觀察者,面對一個內容大半是異樣的世界

     Sontag:「觀看」vs「凝望」

     觀看是自動自發的,而且是變化的,強度會蕤著他的興趣焦點的出現和消失而起落。傳統藝術鼓勵觀看。接近日常生活的自然態度,發自一個安全的基礎,總是在穩定的視域之內移動。

     凝望本質上是一種強制性衝動,其特點是平穩、不變和「固著」。」現代主義前衛藝術會引發凝望。

     p.67有兩者的比較

     ex.沙特的《嘔吐》

     當事人既是被動的目擊者又是主動的始作俑者,是他自己的凝望讓他呆若木雞

     神經生物學和神經認知模型

     先前輸入的規律性對當前感知的影響減弱理論:削弱了知覺者認出熟悉事物和事件的自動自發能力,導致知覺者對平常不會注意到的刺激作出反應(知覺者的焦點本來只指向經驗的新穎部分),從而打亂了自動的視覺處理方式,迫使認知活動只能在自主意識控制之下,採取步步推進的處理方式

     比較能讓病人分心的不是外來刺激,而是一般人比較不會去注意的內在刺激(也就是他們自己心靈的運作情況)                         

     問題:我們真的能只看作品而不跟實際的人接觸就評斷他是藝術家還是真正為精神困擾所苦?二手分析跟一手資料?

     精神分裂症的知覺方式應該被理解為一件和「知覺策略」有關的事情,或者事一件和他們整體存在取向有關的事情。也就是說,精神份裂症患者是用一種過度分析性、注重細節和固著的取向去經驗世界,而不是如一般人那樣,是採取直觀性、實用性或全貌性取向

     我們不必要把這些傾向視為不足或匱乏的表現,因為不論把他說成是能力的增強或削弱的說得通

     馬圖賽克也承認知覺突變、病人的注意力立場會導致病人知覺方式異於常人

     作者好像想去說這些人有一定的能動性去主動意向(?)這種知覺方式?(X)疑慮很難用自由意志和身不由己的二分法框架去理解:他的所在位置看來是介於主動和被動之間某個焦慮和模糊地帶

Chap3:The Separated Self  

     第三章是要講的是人格的早期徵兆,一開始先談意識每個活動都潛藏著疏離,反思意識為何會帶來自我疏離?意識的基本結構是要去意識到一個「非我」的對象,勢必會帶來分裂,還蠻像照鏡子的,看著鏡子先看到一個他者再認出他是你,反思意識的提升主要也是來自現代主義將投入自己的意識轉向反思自己的意識,這個觀念和淚分類性人格是很有關的。類分裂型人格有兩個主要面向:我與外在世界的分裂、我與自我的分裂。最後是這種分裂真的能算是早期徵兆或是病前人格嗎?

     類分裂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y)是來自於1910年有些人提出來的,總結了思覺失調症的人自述或他人觀察到的一些特質,包含冷漠、過度敏感、固執、搖擺、叛逆、膽怯,但這個描述沒有很符合臨床上的觀察,因為大多不會發展成思覺失調症。這種性格的核心是感受不到、拒絕感受相互主體性的狀態,無法去感覺到自己跟他人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之中,好像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這種類分裂性人格是否是病前人格,支持的人如亞斯培說是人格的發展,但也有可能是病理的過程而非人格表達,另一個病前特徵是疾病開始的sign而非真正人格的表達。

     這樣的人在社會的處境是否比較不友善?究竟是人格跟疾病有連結,還是人格造成了某些社會處境而更有可能發病?

     類分裂型人格理論

     兩種理論進路:生理賦性(無端苦惱)、防衛策略(自我招惹)

     主要來自1921年的克雷齊默爾的假設,將人類分為兩種基本傾向

     分裂氣質(矛盾):過度敏感、感覺麻木之間不同比例的混合,是比較唯美神秘、抽象浪漫的

     循環氣質(和諧):放鬆、自殺、全神貫注投入當下,創作上是比較寫實敦厚、經驗觀察


     類分類型人格與現代文化的相似之處

     主流精神病理理論比較沒有把現代文化和人格放在一起看,如果拿精神分析去套用會有很多矛盾,並非固著/固化性的一體性和和諧,而是內在的多樣性和破碎,現代性的核心是強烈焦聚於自我,自我也是很分裂的,是主體/經驗客體的自我。他也表現了現代文化中的兩種斷裂:去連結、脫開。

     去連結disconnection

                                      i.        內在化傾向(內轉:外在世界到人類內在)

     笛卡兒帶來的轉向:我只能確地我在思考,除此之外都要懷疑?(保有連結,只是沒有確定性)無法抵達外在知識(公共知識),只能永有內在觀念(私有)

     康德又更激進,經驗的一切都是建構的(物我分離:現象與物自身的絕對分離)

下次讀書會為8/5(五) 1930-2130 範圍為剩下的Chap4沈庭,Chap5豪均以及剩下的Chap11豪均。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