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聲不說話不讀書不出現也行讀書會綱領

不出聲不說話不讀書不出現也行, 我們是egalitarian-oriented club ,沒讀書跟有讀書的人都一樣,寫得東西看不懂東西本身也要檢討。讀者和作者一樣重要,而導讀的人負責讓參與的人搞懂。歡迎開起來當podcast,偶而插個嘴聊聊天。越是參與(engage)越多越有收穫,否則自己一個人有些事情是學不起來的,且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收穫。導讀越多自己開啟的連結越多,說出來嘗試和其他人溝通的時候,自己消化的程度是數倍的。是一種實作(practice)。而讀書會本身是一種文字的工作(craft)。閱讀和說是截然不同的層次,說必須要行動(enact)。寫書評則是需要跟更大的理論框架脈絡回應,和理論背後的人群對話。翻譯又更難了,不是自己的文字要詮釋成目標讀者可以不會歪樓的狀態,自己的概念要如何拿捏不要混入太多。 我覺得非課堂的讀書會就是可以讀的很沒責任,只要為參與的人還有自己負責,還有方便紀錄寫紀錄。一起好玩地說幹話又能夠重新理解手上可能相關的實作去開啟什麽不一樣想像可能的實作,即便不是現在也有可能是在前面的道路。那會是有意義的。而且你會發現哇。自己說的話有人聽得懂,自己想的事情書裏頭也有。哇我可能不是錯的之安心感。
讀書會對於照顧的想法
對當代醫療場景中懸而不論的療癒、醫病關係、主觀經驗感到興趣,思考著是否能有更有建設性的社會科學途徑來進行突破。在當代的醫療情境中,技術以及自然科學式的疾病模型為實作的基礎,而在此典範以外的理解並非實作者邏輯所在。因此上述的課題若無法與實作的基礎,也就是個體的物質性作有效的對話,實作者所看到知識本體中的「有效」,往往不包含了療癒、醫病關係以及主觀經驗中的真實,因為其無法被技術所用。而照顧就是重要的一環。 生活空間中的身體在醫院診間當中是不可見的。即便醫師能夠透過醫學所建構出來的生物醫學的疾病模型,透過定量的藥物在其上進行調控進行,具體的飲食操作、生活習慣仍然需要放回定病人所處的位置,與病人所處其他社會關係中的策略進行競爭。身體並不是單獨能夠透過生物醫學的模型就能解構,它飽含了時間所積累的各式歷史與社會中的寄存的成果,也就是無意識中積累了實作慣習,而這樣的慣習可能是和患者的生活環境是無法分離的。
對於我們讀書會主旨的方向影響
- 透過人類學了解人們如何照顧。
- 拆解相關實作的真實樣貌,能做到的,以及不能做到的。
你參加讀書會會獲得什麼?
你將會學到 
- 人類學思考實作
- 第一線的照顧實作反思
該期讀書會由誰導讀
Madness and Modernism chap1(文學藝術部分)/chap11(a metaphysical illness 之後)/chap2@5/27(五)1930 via google meet by 德宜豪均彥汝

 欲參加者可email到wedonotcryinvain@gmail.com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