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ness and modernism by Louis A. Sass 1ST讀書會紀錄(紀錄:彥汝/編輯:豪均)
1st. PREFACE
20220305 1900-2100/google meet//邀請客座:譯者林徐達
關於翻譯過程
Sass是怎麼樣的人?
Sass的觀點如何把思覺失調跟現代性連結起來?這本書的重點、關鍵概念是什麼?兩個主張:
關於hyperreflexivity「過度反身」的概念
豪均:這必須回到人類學討論身體的脈絡,他不只是理智上的,而是很身體式地去反思。
徐達:人類學家談身體談不多,而且談得糟糕。
豪均:我讀人類學的身體也是拼湊過來的,沒有辦法有一個人把他說清楚。
徐達:談身體的人類學經驗,我覺得這一塊有他非常受限的局限性,我的意思是,他變成是在跟自己講話,身體是很私人的,但在人類學的文化社會脈絡底下,私人的東西必須要出來作為社會性底下的內容,啊這個東西一直出不來,比如說我們有學生做阿美族上山打獵的身體感,可是就會變成,你要勾連到文化的情境的時後,要不非常堅硬、要不就是非常個人化的經驗感知,他就會變成好啦你的身體感,面對動物、面對文化的生態知識,就離的越來越遠了,有一些很難的地方需要克服。
這個概念也直接扣連到他為什麼把瘋狂與現代主義談在一起,他把後現代主義放到現代主義裡面談,他是現代主義的一種亞型,所以這本書在談現代主義的時候都包含了後現代主義。他認為說現代主義這樣子的觀點,書的後面也有去區分modernity(現代化的發展)和modernism(意識的範圍),但很多時候其實是沒有太大的分別的,但他為了要去講說是有差的,我的理解是modernity是比較物質一點,modernism就是比較意識形態。他認為說瘋狂和現代主義這一部分,都是跟自我意識有關,就是說現代主義的起源是因為自我意識的抬頭,所謂的現代其實就是一個自我意識史。思覺失調也是涉及到一個意識,但他是過度意識,用這個論點去推翻克雷珮琳這種早發痴呆症這種定義的時代,認為思覺失調的prototype其實就是變笨。思覺失調不是失去思考的能力,而是過度思考的能力。所以這種過度意識裡頭,他在書裡頭有談到一個例子,就是有個病人突然間停下來看著自己的右腳就在想我要往前走一步,我的右腳怎麼會知道我要走就知道往前走一步,他怎麼會捕捉到我的想法,這個方向性就是Sass想談的,當他想到自我的存在的時候就想超過了。關於Alienation「疏離感」
第二個是:alienation「疏離感」,除非是他談到社會學用語的時候才會回到「異化」的字眼。這樣的疏離感其實是一個人對於他自己的現存感,跟後面的另一個關鍵字是互相乎意的,是對現實感的擾亂,所以疏離感一方面是想太多,二方面又覺得自己抽離掉了,這是他覺得思覺失調最大的特色。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這一部分,他希望能夠透過文學的、藝術的這種展現形式,去捕捉到同樣是這樣子的一種氣質或是quality(質感、特質)
第八章是獨立來看的,第九、十章到結束的地方讓我覺得很厲害,但我還沒搞懂,他把前面這些文學家、藝術家的作品,拉回到哲學層次,重新去談海德格,這群哲學家裡面最慘的是尼采,海德格的那種unworlding其實很慘,那他後來在談德希達去呼應柏拉圖的洞穴理論,海德格也有談洞穴,他轉去談德希達並且不同意他,後面已經是很像看煙火、不同層次的操作。整本書最後在處理柏拉圖、海德格,乃至德希達的洞穴見解,在正文的結尾是很平淡的。但附錄卻顯得五彩繽紛。這是很奇特的閱讀經驗。
立場:「理解的樣態」(mode of understanding)採取了雅思陪的詮釋理解的病理學、採用了維根斯坦的、採用了Geertz這種詮釋的觀點,去探問意義這件事情,你給出的資訊跟你搜集的這些資訊,作為一個研究者是把資訊搜集起來並給出意義,他裡頭並不在於解釋,他是在於詮釋他的意義。
還有一個是他在序裡頭補充的,這幾年對於精神障礙患者的污名化,他覺得確實有一些人,他同意且同理的去認為說,我們不該說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是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Sass至少證明了他有關照到這一點,和這可能的污名化(這個人的所有都是神經病),他有說該區分的時候他有區分,可是有一點點的危險是,好像也不該區辨的這麼清楚,因為思覺失調的變異性實在太多了,當我們把一個人的特性抽離開來,就把思覺失調就當成僅僅是個病,而是他確實會影響到那個人,影響他怎麼想、他怎麼應對
Embodiment,我們在處理的疾病是很跟人相關的,可能可以用藥物處理,但內在邏輯還是很人文的,Sass認為他甚至是會轉變成很個人的特質,所以不單純把它看成是一個病、或是一個病人,而是這也會成為他的一部分。(豪均補充:PD的污名,那個mode很常是為了管理而不是給醫療)
讀書會行政事項:
#1每次導讀形式/內容取得方式:雙人搭檔,會發行前信,有問題寄給wedonotcryinvain@gmail.com
#2決定下次讀書會的時間模式 3/25 1930 得宜第1章、豪均第11章
#3導讀的要求/參與者的要求需要存在嗎?:導讀人負責讓大家聽得懂,參與者發言要在對話脈絡。
#4平時的溝通平台? notion不好用要換啥? 現在還好。
關於對異質性、多樣性:
我在做很現象學式的觀察,我自己邏輯版本的推演、內容的部分反而不是我在診斷考慮的時候,他的確有種思考形式的障礙,是共通的,但內容是會有他的特殊性的,病徵的表現方式會有共通性,假如要處理跨文化的精神醫學問題的話可以參考清大林淑容、長庚李舒中,臨床我們是很實作導向的,我們在處理精神病裡的時候就是有個方向性,我就是要去醫治他
跨文化的病徵他後記也有談,他也有去談思覺失調是否是現代化之後的產物?有些人類學家去還沒開發的地方沒有看到精神錯亂的人,有一些解釋是可能是因為透過巫術或是沒有給社會壓力,五十年後回到這個部落,後來有些西方資本主義化的經濟概念,就發現高比例的精神疾病患者成長。Sass也不是相不相信,而是交代了跨文化精神疾患與現代化經濟模式的可能關係。(但我們覺得這部分的民族誌資料有點弱。同時Sass也談得有點快有點薄。但畢竟這不是正文,是後記。這樣的內容質量,還算是合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