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NESS AND MODERNISM BY LOUIS A. SASS 2ST讀書會紀錄(紀錄:彥汝/編輯:豪均)

2022春季不出聲不說話不讀書不出現也行讀書:Madness and modernism by Louis A. Sass 2st讀書會紀錄(紀錄:彥汝/編輯:豪均)



基輔的精神分析師用書牆擋子彈

2st. Chap1:Introduction;Chap11:Conclusion Paradox of the Reflexive

20220325 1930-2130/google meet/ 導讀人:德宜Chap1; 豪均Chap11


        會前討論:Sass似乎著迷於個案再用文學去論證,但在挑選的時候又有偏誤他看待個案的方式和臨床的看法很不同,讓人感覺很陌生。
        第一章其實就是很簡單地先把一般而言會怎麼看思覺失調,第一種是大腦缺失(壞掉的機器)、第二種是退化(像是小孩)、第三種是狂歡的酒神狀態(後解構的那一派)這三種模式都會引發大家對他們不同的方式,第一種就是覺得不能理解他們不需要治療,第二種就是治療者會變得高高在上覺得他們會長大,第三種會太過正向化或浪漫化。
        作者認為正確看待思覺失調的看法:作者認為他們不是這麼酒神意象的感覺,反而他們的情感是很平板的、沒有動機的,比較疏離。思覺失調病人的認知會很不穩定,有時候會覺得他們真的很退化,有時候又會很正常。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異質性太高,感覺是刻意有這麼異質性的診斷,所以他想要找到一種可以涵括但又不失去多樣性的診斷方式

Sass怎麼談佛洛伊德?

        Sass覺得佛洛伊德就是用固著和退化的方式在理解思覺失調,思覺失調是比較靠近本我、比較幼稚的東西 p.31

Sass怎麼回應亞斯培?

        他認為亞斯培從不能理解的方式去談思覺失調很奇怪,因為是他鼓吹用詮釋的方式去理解精神醫學,亞斯培又去攻擊物理主義和理性主義假說,他在談思覺失調不可被理解之後,卻又去說理性主義不是這麼可取,他就覺得他就是壞掉的函數,其實是還滿當代病理的觀點 (p.29 )  Sass覺得他就是壞掉了,所以無法使出人之所以為人的力量。

Perfect Blue (1997)/ Last Night in Soho (2021)/ Black Swan (2010)

        針對思覺失調症野人或是狂喜的地方之評斷,Sass覺得他們情感平板,所以不是,他們在笑但並沒有開心的感覺。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經驗跟內在是疏離的(p.34)作者的身份:心理師,有在做治療。
         自我膨脹、自我碎裂化,同時又是並行的存在,這好像是他精神病理學的核心。他處理的方式就是他引用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學家,例如結構後結構、現代後現代、浪漫後浪漫去論證他說的東西。作者在p.37也有提到他為什麼要這樣去對照,前面就講他那三種傳統的詮釋跟他認為的三種特徵,他覺得這些思覺失調的特性跟(他認為的)現代性是有某種共同的元素,可以說他覺得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就是整個現代社會面對到的矛盾的縮影,可是他認為說思覺失調症存在著一種反傳統、求新求變,反正我跟你說什麼你就是要反對我的狀態,有點像是他認為的現代性的狀態。他覺得這個類比可以協助他達到他想要做的詮釋的方向。
            Sass也是Foucauldian(?),不太會去批判傅科,完全買帳經驗材料很有限,結論他提到的經驗材料,都很仔細研究但就只是個案,這個東西你可以說他代表思覺失調症嗎?還是就是一個人讀了很多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並套在他的病理架構裡面,書評裡面有提到覺得還蠻正確的,他引述的個案都是超級無敵高知識份子,所以基本上這些人讀的東西跟作者讀的東西是一樣的,所以他懂患者在掙扎什麼東西。猜測是不是作者也在投射他自己的想法。

德宜:慢性化的病人能夠有這些闡述的病人非常少,一百個裡面可以遇到三四個就很多了。

豪均:臨床上看到的大概有兩三個是很破碎的、誇大妄想,過度現代化、過度內省導致內心崩解,有是有,但就是少數幾個高功能患者的特色。   他中間有提說他把這七個症狀拿出來一個章節一個章節講,只有第三章是把預後會往schizo發展的疾病,剩下都是談症狀。 他與外在世界的改變會產生在他的症狀上,跟憂鬱之類的都不一樣,後來Sass在後面有去總結思覺失調的診斷是在談人類生命的邊界處境,超過這個邊界就不是人,是人類生命處境快要掉下去的狀態,那個臨界狀態其實是意識這個東西消滅、不見、死掉了

豪均補充覺得跟Bleuler的4A很像:

        Eugen Bleuler 並將schizophrenia 症狀區分為原發性症狀(primary symptoms): 4A,與續發性症狀(secondary symptoms): 如 hallucination, delusion。四個A代表四個層面障礙: 1.聯想障礙(Association):思考連貫上較鬆散, 如語無倫次,答非所問, 不合邏輯思考 ;2.自閉(Autism):自我封閉,思考方式為自閉性 (與外界脫節)  3.情感冷漠(Affect):情緒的表達上傾向冷漠,或思想與情緒不一致的現象 4.情感矛盾(Ambivalence):對人,事, 地, 物同時存在兩種對立或相反的感受與看法

          在醫院比較喜歡精神病裡的一些醫師覺得這4A的概念比DSM還好用, 比方說ambivalence很像他在處理那兩個奇怪矛盾的狀態,這一塊其實Sass也講蠻多的,在他說的第三個特徵(無法被歸納的診斷範圍,中譯本p.34-37)有各種二元對立的表現同時存在他們身上,他把這樣的矛盾歸類為第六十個註釋底下那段,認為這個疾病不願意被收編到任何一個模式裡面。感覺很動態,有某個奇怪的張力,而且是兩個極端同時呈現。
        Sass quote亞斯培( p.36)稱這本質為「症狀底下的某個東西」,因此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承認我們不理解,他想要去談是認知的、情感的變化或是喪失,不管是哪一個面向都不能去當作亞斯培所謂的本質上面的東西,所以最後就說我們真的不理解他們發生什麼事了,去說他們就是怪異的來概括思覺失調的診斷。他想要用一些可以理解的方式去陳述思覺失調其實不是怪異的,整本書就是在用文學材料去談說有些作者也經歷過這些症狀,即使看起來很奇怪但你還是可以有方式去理解他們,我們去判斷他們是否怪異這件事情是非常主觀的,他把我們所謂詮釋者的一些狀態,例如說你知不知道你在面對這個病人的時候是有移情在裡面的,他就舉了佛洛伊德的例子(註釋63:佛洛伊德分析病人分析到很氣,當他面對理性受到損害的狀態時,佛洛伊德自己會失去耐性,當他意識到自己對病人失去耐性時,就會影響到你怎麼去詮釋病人。其實這裡面包含了他無法去面對理性無法處理的挫折)
       換言之,假如我們能夠去理解的話,我們就能夠去治療他的病?覺得沒有到治療,就是想要去理解,當你能夠理解的時候,是不是要治療他就不是一個重點。而且他認為現在的治療模式是站在一個不理解的角度,既然你是用不理解他的方式給予治療,那你給他的到底是什麼?但沒有看到第一章有這個批判,但他也沒有去否認治療有某一些必要性,他沒有去否定整個精神醫療的價值、沒有反精神醫學,而是想提出自己版本的病理學,是透過文學批評的方式,有點像是把精神分析偷去文學批評的人在做的事情(比如說台大外文那些人,沒有在做治療的那些人去分析文學的人)

          他很多臨床案例是寫在note裏面,用他的個案去談現代主義的一些特徵(去人性化、物化)他只是把這些特徵先釐清出來,整理成七個特徵,這七個特徵並不會同時存在(p.38)不會同時存在在每一個作品或個案上,這些特徵之間會彼此矛盾但又互相辯證,這些矛盾有時候會削弱他自己,有時候會把它轉成不是他自己,講得有點玄,需要有明確的例子才能去看他的概念在說什麼,他認為說他歸類出的現代主義的特質很像思覺失調的多樣性和矛盾,他是在這樣的平台上把這兩件事情並置在一起,覺得跟個案的特質是有相似性的。但他也覺得把思覺失調和現代性並置也是有它的危險性。

        豪均認為Sass想做的事情很像李維史陀論證的方式,神話是當一個社會的某些文化被歸類為自然的背景值的一些論述,他把某些事情歸類為理所當然的自然背景值,那這些自然背景值之間有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可以稱之為全人類共同的心靈特質。p.30有提到李維史陀《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p.33有談李維史陀過去的一些作品(note42),豪均覺得他沒有讀懂李維史陀但就直接拿他的材料來論證,林老師也覺得他沒有讀懂人類學。覺得他很像就是在做象徵體操,沒有很滿意但蠻有趣的。

        他分類現代性特徵很像我們在分類症狀,比如說dehumanization或是自我的消融,或是相對主義或是採取自己獨特觀點,他的分類方式真的很像症狀的分類。病人會做出這些看似壞掉的動作,其實是一種coping,這跟精神分析的假說很像(?)但他沒有提潛意識,放棄李維史陀和精神分析,感覺很奇怪?心理學找的是有意義的連結,所以從亞斯培認為的這些出錯的地方來找,是找不到有意義的連結的,但Sass認為這些都是有意義的。類比研究裡面的另一造。

TIMEOUT補充~花蓮景點:琴詩pub、邊境法式廚房(很棒的甜點店)~

Chap 11:Conclusion Paradox of the Reflexive

    

              第一個章節在說想要去同理地去理解那些極端異離感(?)以及去呈現很異質性的東西。  在第七到十二章去呈現矛盾,這是因為動機的喪失,這裡面呈現一個很動態的關係,自我感破碎了,變成了一片一片散落在世界的東西,動態的另外一端則是很自我中心的東西,覺得一切的秩序都是為了自我存在,我看到的東西我自己投射出去,萬物都是為了我而存在的狀態,他指出每一個重要的症狀會有一個counter symptom,

         第三個部分想要去回答對自我的追求為什麼會造成自我的崩解,會不會有一個本體論的、根本性的力量去造成一些形而上之的衝突和恐懼,這些恐懼為在於明顯相反的衝突的經驗,可是他又是彼此的相互依賴,就有點像是一系列的矛盾組合,這種矛盾經驗是自我的喪失感還有對自我的無限膨大之間的無數的矛盾存在的位置,他現在quote亞斯培,有一個自我膨脹的東西又有一個被害的狀態,會覺得自己很無能、感到很低落,他又再把這個對立說了一次。

        說自己無所不能的患者會說他自己並不存在,無所不知的患者會覺得自己被幻覺所搞混,既是全知的,但同時這個全知又是被別人所掌握。他在這裡提起了上帝機器:他可以看到所有東西,但又是被動的,沒有主動性,宇宙是他所組成的,但又覺得是被別人掌握的,因此有揮之不去的恐懼。

        在非理性的傳統觀點中,因為瘋人不只看似偏離了正常的人類生活:怪異與非理性本身是有他的脈絡的而自相矛盾。相對的:

Sass性定義為反身性(把迄今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視為問題的能力),不協調的形式是過度理性的產物,是理性本身產生的非理性行事(p.272)。

        Sass引述了Foucault詞與物:他要說很多東西都有一個知識型,他是用歷史的爬梳去argue這些知識型存在,他想要說Foucault打破了現代啟蒙的知識神話,現代生活本身會自欺和高估,人其實沒有那麼理性,沒那麼理性的部分是源自於他的知識型(structure of knowing)這就是理性本身產生的非理性形式。

        在The doublet of modern thought (p.272)章節裡,Sass提及康德的感知感性形式(forms of sensitivity)/知性範疇:將一個對象的本質理解為構成或認識主義(vs世界本身是獨立於意識存在),穿過意識來看見反省哲學的抽離和內轉。進一步指出康德是如何透過哲學描繪當代,同時傾向提高意識的地位也降低意識的地位。

因為時間關係CHAP1/11會繼續導讀剩下的章節,並且加上彥汝導讀Chap2 : The truth-taking Stare。

小結與疑問:如何放入到台灣的脈絡下討論呢?

     台灣也是被殖民的地方,所以精神上的磨難其實也跟西方沒有差太多,如果要寫台灣版本的就是填滿了台灣版本的藝術家的作品。看這些東西之後,真的還有其他東西可以下手,當你在精神醫學的領域讀了這麼多精神病理學和心理學和各種學派的東西之後,你的腦袋和思考模式已經變成那種形狀了,浪漫主義的東西是我們理解非理性、思覺失調的價值,某些很身體的東西,跟很浪漫主義式的東西藏在文學跟藝術之中,假如你想要去理解病態的人性在哪邊,好像還是要透過藝術,假如他可以在西方脈絡下認知這件事情,那我們可不可以在台灣的脈絡內去做一樣的事情,我們要怎麼用我們的文學作品去回應我們的病。

熱門文章